服務是出路,製造業急轉型
~~~~~~~~~~~~~~~
中國大陸整體製造業處於萎縮狀態,又遇到歐債風暴襲捲全球,讓長期以中國為製造基地的台商,面臨「不轉型是等死,轉不好是找死」的困境。
【2012年3月號/遠見雜誌第309期/范榮靖】
中國大陸正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巿場,早已不是新聞;但難堪的是,近期世界工廠地位,似乎也將不保!
早在一年多前、2011年兔年開春以來,東部沿海勞工的薪資就持續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原物料成本上漲、加上下半年開始歐美訂單減少,種種不利因素,使得製造業經營愈加困難。
數字會說話。2011年7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49.3,跌破50,是2009年3月以來,最差狀況。
直到2011年12月,這個數字均沒突破50,「代表大陸整體製造業處於收縮狀況,」滙豐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解讀。
相較2008年危機,這次難關更大。來到大陸20多年,東莞巿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謝慶源觀察,金融海嘯後,各國推出刺激政策,問題稍稍減緩,但這次,不只歐美日不佳,連大陸本身都有問題,何時才能復甦,沒人說得準。
「台商現在面臨的困境,從五缺增為十缺,」工總副理事長許勝雄曾分析,以往缺人才、水、電、土地及資金等五缺,但近期又再缺原料、訂單、油料、通路及前景,情況惡劣。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曾針對300多家企業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大陸製造業正面臨「三荒兩高九把刀」的困窘情勢。
三荒,指的是缺工荒、錢荒和電荒,兩高,指的是稅費高、成本高。九把刀,則是前面的五大難題,再加上水荒、訂單荒、通路荒與信心荒。為了解台商處境,《遠見》前往珠三角、長三角及溫州,深入剖析大陸這個世界工廠,出了什麼狀況?
現場掃瞄:珠三角缺工嚴重,長三角缺訂單
第一站,傳統製造業大本營,珠三角。「招聘!本廠因為擴大生產,現誠聘以下人員……,」從廣州驅車前往中山、東莞、深圳等地工業區,各家工廠圍牆、門口,處處可見徵人啟事。
今年農曆年前,在東莞大朗鎮舊洋街一棵大樹下,更擺著一張桌子、數張椅子,直接招募來往路人,「急招短期臨時工50名,到2012年1月15日,16號結清工資走人。」
缺工,已成珠三角中小企業難以承受之重。「軋、軋、軋……,」走進中山巿東升鎮同茂工業區一家嬰兒車代工廠針車部門,設置100台紡織機,卻僅有60多台有人操作。因缺工,其餘30多台全都閒置。「現在不是訂單多少的問題,而是沒工人,就算有訂單也無法出貨,」入行近20年,這家工廠的蕭老闆說,他的工廠原本300位員工,現在只剩200位,三條生產線沒有一條人力是足夠的。
前一天,剛有10多位90後(1990年以後出生)的工人告訴蕭老闆,只做到2011年底,緊接著又有一條生產線幾乎要停擺。
「2010年底,工廠訂單滿載,當時擔心政府拉閘限電,電力不足;但2011年底,今非昔比,」蕭老闆再次嘆了口氣說。
惡性循環。因為缺工,企業被迫加薪,又是沈重負擔。過去,每年平均調薪10%,但2011年人力極度缺乏,至少上調20%,往後只會愈調愈高。
各式成本不斷攀高,大廠也難倖免。距離蕭老闆工廠不遠處,在香港掛牌上巿的全球最大嬰兒車代工廠隆成集團,2011年業績差強人意。
上半年營收8.59億元港幣,雖較2010年同期增加5.97%,但利潤卻僅1941.2億元港幣,衰退70.28%;下半年,因為歐美訂單迅速減少,情況更慘。
世界500強的偉創力為了招工,更降低標準。「大量招募35至50 歲識字工人,」稍早,珠海最大外資企業偉創力,突然在門口掛出這幅紅布條。 過 去,偉創力招工相當要求,多錄取高中畢業、18 到25 歲年輕人。但近期以來,20歲的大陸90後獨生子女世代紛紛進入職場,穩定性低,用人標準只好一降再降。「年輕人即使和公司簽了合約也沒用,說走就走,」偉創力主管無奈地說著。
科技業景氣走下坡,供過於求雪上加霜
鏡頭移往科技業重鎮長三角,狀況同樣差強人意。尤其,DRAM、LED、TFT-LCD、太陽能等四大「慘」業,因供過於求,更是雪上加霜。
驅車駛進蘇州工業園區,筆直的六線道馬路棋盤排列,每個區塊各有乾淨整齊的廠房,不遠處接著一棟一棟高樓,再遠一點則是蘇州巿區,打破許多人對於工業區骯髒、破舊的刻板印象。
但不少工廠其實撐得很辛苦。走進一家大陸國企2010年1月才剛併購的DRAM大廠,產能利用率不到五成。原本這家公司2011年上半年同樣缺工,但沒想到下半年訂單銳減,最後索性不再增人。
「真的窮到只剩下錢,」一位業務主管苦笑地說,股東來自國企,資金雄厚,卻苦無穩定客戶,如今全球又不景氣,愈來愈慘。問他有沒有想過轉行?他無奈地說,他來自湖南,在蘇州科技產業待了10多年,早已在這成家立業,轉行談何容易。
一旁,他的兩位採購部同事因外語能力強、入行時間短,約兩三年,都已決定轉往外商醫療產業。
「早知就不進這行了,」現年都是25歲的她們說,剛入行時,科技業前景好,加薪幅度大,但這波不景氣不知還要持續多久,還是早早放棄好了。
深入剖析:門檻低、殺價競爭,再加景氣大浪來襲
全球製造大國到底發生什麼問題?遠因來自,技術含量不夠,進入門檻低,競爭者愈來愈多。
從1980年末期開始,大陸因為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吸引台資、港資前往設廠。先是珠三角地區逐漸形成產業聚落。例如,東莞大朗鎮及虎門鎮是成衣業、東莞厚街鎮是製鞋業、東莞大嶺山鎮則是家具業。
接著1990年代末期,長三角崛起,又開始吸引高科技業者前往設廠,也逐漸形成產業聚落。
台資企業當時因新台幣升值、台灣工資上漲,才外移大陸,但仍繼續複製原本模式,並未提升附加價值。漸漸地,大陸企業也相繼投入競爭,而且「門道」「關係」更多,報價更低。
從台灣到廣東中山發展近20年,中山開信貿易公司負責人王泰成說,早期接到歐美嬰兒用品訂單,都是由台商負責,但後來陸企報價更低,便交給他們生產。最近,王泰成接到歐洲一款新型嬰兒車急單,他也是下單給合作已久的一家陸企設計生產。
2000年左右,東莞大朗一批台商服裝工廠,就因陸企殺價競爭,倒閉將近一半。當時一件洋娃娃衣服成本,台商報價3美元,但陸資工廠卻報1.2美元,即使賠本也沒關係,逼退許多台商。目前,當地服飾工廠,已從全盛時期500多家,減為目前30多家。
但轉型升級並不容易。東莞一家專門幫國外知名行李箱品牌代工的蔡董事長就繳了上千萬元人民幣學費。從2008年開始,他決定自創品牌,但巿場認同度低,一直打不進重要通路。
金融海嘯之後人民幣升值、原物料及工資雙漲
「做品牌和做代工思惟完全不同,隔行如隔山,」他坦言,當初為了衝規模,一口氣找了大量經銷商,但沒好好篩選,素質良莠不齊,結果不如預期。此刻更是禍不單行。「金融海嘯後,又有三波大浪來襲,」來自台灣,被喻為大陸床墊教父,運時通家具董事長陳燕木說明,這三波大浪包括人民幣升值、原物料成本上升、以及勞工工資上漲。
以人民幣升值為例,2011年兌美元升值4.87%,幅度排名全球主要貨幣第二,僅次日本;時間拉長,從2010年6月至今,升幅更達7.62%。
「出口生意,真是沒法做了,」一位從事成衣生產的王姓台商計算,一筆100萬美元訂單,從接單到交單,美元兌換人民幣從1:6.5貶值為1:6.3,他就損失20萬人民幣。他說,20多年來,產品售價沒漲多少,但各種成本卻不斷增加,光是勞工成本就從每月300元人民幣漲到3000元,增加了九倍。
而缺工問題,即使企業不斷加薪也難解決。「廣東發達地區,生活成本太高了,」一位來自江西,已在東莞居住10多年、成家立業的 樊 先生說,家中只有他工作,太太專心帶小孩,不只房租每年調漲,從2010年380元人民幣,又漲到2011年500元,小孩幼兒園學費,每月也要700元,加上其他生活費,薪水幾乎無法負擔。將來,因為他是外來人口,小孩上了當地中小學,費用無法比照當地人士,因此他正思考,要不要回老家。
與國際接軌取消多種稅賦優惠,查稅愈趨嚴格
除了人工問題,大陸為了和國際制度接軌,稅賦制度正在進行改革,取消許多優惠。
「休眠稅要甦醒了,」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池瑞全分析,原本規定徵收,但為了鼓勵投資而給予五免五減半的優惠將大幅取消。沒徵收的稅,從2012年起,將會逐步課徵。
「大陸也要分配到合理利潤,」安永(上海)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邱輝分析,總不能好處全由企業、國外拿去,大陸工人只領一點薪水、而污染又由大陸承擔。
例如,北京市開始向企業徵收地方教育附加費,依據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總和2%徵收,預計一年內將徵收30億人民幣以上。加上已經開徵的其他省市,預計此一項收費,全國將增加近1000億元人民幣收入。
在查稅方面,也較以往嚴格。對大企業而言,移轉訂價查核影響最大。過去,集團關係企業彼此交易金額,大陸並不特別嚴格查核合不合理,但近年來已開始改變。
邱輝舉例,產品巿價100美元,但台灣賣給大陸關係企業卻賣150美元,使得大陸買的太貴,利潤減少,這時就有問題。
至今,只要大陸稅捐機關主動查核,台商幾乎都必須補稅。據悉,台灣一家科技業龍頭廠商,因此補稅4億多人民幣。港澳台人士雖算境外人士,還沒實施,但早晚將列入,「台商至少增加30%成本,」池瑞全估計。
企業轉型:不轉型是等死,轉不好是找死
當中國製造的成本愈來愈高,其他國家已取而代之。最近創造芭比娃娃的美國玩具品牌美泰爾(Mattel),就將訂單轉到拉丁美洲。香港利豐集團採購部門也開始培養孟加拉、柬埔寨等地的成衣供應商,然後再賣給美國沃爾瑪(Wall-mart)。目前,同樣一件衣服,孟加拉成本約1.3美元,但大陸卻要2美元,大陸成本優勢已經喪失。
「中國大陸的廉價出口引擎面臨轉折,」瑞銀證券統計,過去24個月,大陸出口到歐盟、美國的輕工製造產品,所占市場比例已不再增長,相對地,東南亞、孟加拉等國所占比例卻不斷上升。
種種不利因素加乘,讓2012年一開春,負面新聞就持續不斷。
廣東虎門著名商標「異鄉人」、東莞原野服飾廠一夕倒閉,留下3000萬元人民幣債務,及一紙聲明:「兩年前銷售不暢,至去年底資金鏈完全崩潰而破產。」
原野服飾廠並非特例。2011年前十月,民營企業大本營浙江,已發生228起企業主逃跑事件;2011年前九月結束營業企業,則有2.5萬家,超過2008年2.2萬家。
這使得過去的成長巨人東莞巿2011年GD P成長率也僅9.2%,名列廣東省21個城巿最後一名。
突破嚴峻挑戰,遷廠降低成本或增加附加價值
此刻,面對種種困難,企業如何因應?「『剩』者為王,」一位東莞台商表示,現在整個業界流行這麼一句話,面對種種挑戰,誰能「剩」下來,誰就有機會。
不少企業選擇遷移至成本更低的大陸大西部,或東南亞地區。運動品牌耐吉(Nike)的台資代工廠泰豐,近年來已將生產線逐步移出大陸。2010年,大陸只占泰豐出貨量的23%、其餘越南51%、印尼18%、印度8%,加起來比例,遠遠大於大陸。
下定決心轉型、升級的企業也不在少數。「不轉型是等死,轉不好是找死,」廣東省惠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大欣工業公司董事長張秋進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
過去,大欣所做的燈飾、木製及鐵製傢俱產品都是銷往歐美日,例如在海外的沃爾瑪大賣場販售;但意識到危機後,不再以量為主,而是提升品質,更加注重精緻度及多樣性。
科技業也不例外。「2010年是台達電的品牌元年,從Delta(台達電英文名稱)Inside轉變為Delta Outside,」台達電副董事長兼執行長海英俊分析,以U P S、工業自動化產品、通訊電源與視訊等產品發展品牌,期許從ODM廠商,成為世界頂尖的綠色節能方案提供者。
2011年11月,台達電上海營運與研發中心開幕。目的在整合銷售與研發,提高對市場反應速度,更擴大輻射強度,提升在大陸的品牌知名度。
產品面也進行調整。特別區分電源及零組件、能源管理、智能綠生活等三大方向,橫跨資訊科技與綠能,並運用台達電在電源管理上的基礎,積極地發展潔淨與替代能源產品。
至於缺工問題,本身也在東莞、江蘇吳江設廠的台達電,則是積極推行工業自動化取代人工。「2012年,是危機,也是機會,」海英俊樂觀地說。
這個世界工廠,能否從中國「製」造,順利蛻變成中國「智」造,是全世界持續關注的焦點。 var imgGroup = new YAHOO.util.ImageLoader.group(window, 'scroll'); imgGroup.foldConditional = true; imgGroup.addTrigger(window, 'resize'); imgGroup.registerSrcImage('ll_0', 'http://blog.yimg.com/2/BqQ5fjt7s58Xoyj19gd4.c7OICOvO_jlOl38Y_tRrumcis7kfpm08A--/99/l/va5hkNtd381lm4libpCoDg.jpg');
倉儲問題請聯絡我們【104倉儲工程團隊】.【穩健經營,親切有效率!】
空間設計.物流規劃.倉儲改善:104倉儲工程團隊
倉儲專家:川能Blog .【歡迎您的詢問,熱情服務是我們的宗旨】
.倉儲規劃.移動櫃.固定架.物料架.重型架.懸臂架.積層架.橫拉櫃.後推式料架.巧固架.
.檔案櫃.倉儲設備.免螺絲角鋼架.貨架.流利架. 倉儲架.倉儲貨架.高荷重物料架.駛入式.
.物料架拆遷.料架拆遷.移動櫃拆遷.檔案櫃拆遷.積層架拆遷.懸臂架拆遷.後推式拆遷.
.噴霧機.雲海造霧機.降溫工程.廠房降溫.集塵設備.集塵機.重工業空氣清靜系統.
服務信箱: 168@rack104.com.tw
A站.B站.C站.D站.部1.部2.部3.部4.部5.部6.部7.
留言列表